领导访谈
Interview
电 话:请联系邮箱
手 机:请联系邮箱
联系人:请联系邮箱
E_mail:npdamin@qq.com
地 址:南平市武夷新区
第009期:【领导访谈】绿化美化城乡,打造‘森活’南平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领导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陈凡。今天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了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他将就“绿化美化城乡,打造森活南平”这一主题和大家进行交流互动。冯副局长您好!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主持人好,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听说我们南平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又创新高了,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吗?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好的。你说的没错,我们南平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又一次实现了双增长。当前,南平市森林覆盖率达78.85%、居全省第二,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5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18319.1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增加了970.5万立方米。不仅如此,我市在2019年度绿色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成效上的得分,也位列全省第一。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以持续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深化“百城千村、百园千道、百区千带”绿化美化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两沿一环”森林景观带、“两带一窗口”绿美示范片、村庄绿化等建设,山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山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精心打造林业生态高“颜值”,共建共享森林“绿”福祉。同时,在全市大力推广“乡聘、站管、村监督”管理体制,“日巡、月查、季评”考评制度,“联片、联合、联动”的巡山护林机制,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并通过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树木认养、为城市公园内树木挂上身份牌、市花市树评选、“十佳乡村景观林”评选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城乡群众植绿、护绿、爱绿意识。2019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23.29万亩、森林抚育79.7万亩、封山育林40.33万亩,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数。2019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南平市林业局还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全市春季植树造林面积超过19.75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数且造林绿化完成面积居全省首位。
主持人
看来2019年南平林业工作真是成果丰硕啊,最新新修订的《森林法》即将正式施行,这对我们的造林绿化工作将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有的。首先是对名称的修改。新修订的《森林法》将“植树造林”调整为“造林绿化”,新增了一条,“国家统筹城乡造林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绿化美化城乡,推动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这是一个总体性规定,这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的内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2018年、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18年《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绿化美化乡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创建森林城市、建设美丽家园等要求。第二是发动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在原森林法明确各行各业、城乡居民植树造林任务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修订的森林法增加了“城市规划区内”“工业园区”有关主管单位负责造林绿化的职责,将单位和个人承包造林的范围由“宜林荒山荒地”扩大至“宜林荒山荒地荒滩”。本次修订还将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写入森林法,鼓励公民通过植树造林、抚育管护、认建认养等方式参与造林绿化。第三是科学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本次修订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规定对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应当封山育林的地方,组织封山育林;对国务院确定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严重石漠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等需要生态修复的耕地,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对因自然因素等导致的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以及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因地制宜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在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的同时,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优化林种、树种结构,鼓励使用乡土树种和林木良种、营造混交林,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主持人
今天我们的话题中说要打造“森活南平”,听起来是一项新的工作,能不能先为大家对做个介绍?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打造“森活南平”,重点在于“活”字,一是提升林木生长“活”性,培育杉木大径材,二是引入金融“活”水,让资金投入多元化,三是激发乡村“活”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这三个“活”字反映了南平造林绿化的建设方向。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利用国家储备林项目引入金融“活水”,2020年我市将用好国开行政策性贷款,再投入10亿元用于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二是健康森林“三改”打造绿色“活性”,依托国有林场的技术优势,积极推广集约人工林栽培,实施健康森林“三改”工程,即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一般用材林为特种珍稀用材林,形成立体复合经营,提升森林质量。三是实施重点绿化项目激发农村“活力”,重点指导顺昌、武夷山、光泽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县城建设,推进6个“福建省森林城镇”创建工作和40个“福建省森林村庄”申报创建工作;加快实施“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配合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特色景观林、“二沿一环”森林景观带、乡村绿化、珍贵树种造林和林分修复等五个重点项目,多措并举打造“森活南平”,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绿色福祉。留住绿水青山,打造森活南平,是我们当代林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了南平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如今这个总投资215亿元的大项目已经实施2年多了,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呢?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南平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是闽北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范围最广、建设期限最长的林业建设项目。二年多来,我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本着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原则,不断开拓,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成效。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2.33亿元,受益面覆盖10个县(市、区)和14个省属市管国有林场。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集约人工林栽培13.94万亩,现有林改培74.24万亩,商品林赎买面积74.43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85万亩。
网友“小毛驴”
2019年11月,我们南平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为南平新增了一张绿色名片,能给大家介绍下具体情况吗?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2019年11月15日,在河南信阳召开2019年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起始于2017年1月,经国家林业局同意后正式启动。三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依托南平山、水、林、城、乡优势,以增加城市、乡村绿量和美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构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森林环抱、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森林南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期间,我市10个县(市、区)均获得“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称号,实现了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全覆盖;46个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3个村获得“福建省森林村庄”称号,11个镇争创“福建省森林城镇”;评选出了具有南平特色的闽楠和香樟为市树,桂花和百合为市花;城区绿化覆盖率、乔木种植比例分别提升至41.31%、75.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2平方米提升至13.87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范围内对居住区覆盖面积比例提升至83%以上,用实际行动贯彻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创森口号。
网友“哆啦A梦”
我村里有不少古树名木,现在林业部门是如何保护的?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全市古树名木调查、建档、录入,使每一株古树都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确保我市的40315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积极评选福建树王、南平十佳乡村景观林,切实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现在在全省评选出的50个树种的树王中,我市就占了12株,分别是福建柏、柳杉、闽楠、银杏、桂花、山杜英、观光木、香榧、福建青冈、水青冈、少叶黄杞和苦槠,通过对福建树王的宣传及重点古树树体、生境、景观等方面实施保护,增强广大群众爱护古树的意识。同时,我们还进一步规范了树木采挖移植和珍贵树木保护管理,明令禁止并依法查处违法采挖、运输、经营天然大树、古树的行为。
网友”沟里游泳”
那“福建省森林村庄”要怎么申报呢?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福建省森林村庄”实行申报制,2018年至2021年期间每年组织一次申报工作,我市辖区内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均可申报。各行政村对照《福建省森林村庄评价指标表》和相关要求,向县级绿化委员会、林业主管部门申报建设。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冯局长做客我们的大闽融媒体演播厅,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冯为建
再见!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