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源起南平、兴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指导、亲自总结提升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南平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南平茁壮成长,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构筑新型农村服务体系。通过高端“引”、机关“派”、基层“培”、社会“聘”并举,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1.39万人次,组建服务团队401个,选派模式从“单向”到“双向”,服务模式从单纯科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从节点服务向全链条延伸。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院市、校地合作渠道,以及各种项目成果对接平台,科技特派员在南平累计实施科技项目1.5万项,突破了杉木育种、百合种球培育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6万项次,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三是推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发挥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作用,帮助全市3.7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省级贫困县和346个贫困村“摘帽”。
四是着力培育本土人才。科技特派员发挥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作用,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举办培训班13万多期,培训600多万人次。
五是全面推动一体运作。科技特派员发挥党的“三农”政策宣传队作用,通过融合挂钩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党群工作者等多支队伍,形成了农村较高素质的人才群体,形成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格局,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导入农村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