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2022-04-14 16:00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领导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陈凡。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做客我们“中国南平网”。他将就“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总体规划”这一主题和大家进行在线的交流。魏总规划师,您好!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00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
主持人 2022-04-14 16:01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总体规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02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是中华大地的瑰宝。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就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提出了“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发展要求。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南平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大做强茶、文旅和康养等产业,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相关要求。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武夷山列入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党代会要求,我市经过深入调研、系统谋划,提出了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设想,制定了《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方案》。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扩大了国家公园保护协同范围,避免国家公园孤岛化,是南平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自加压力,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来保护好国家公园。2021年12月启动编制《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总体规划》。
-
主持人 2022-04-14 16:03
本次规划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04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除了绿色生态优势外,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规划的目标定位是:要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圈层管控、分类管理,实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高地,环国家公园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
主持人 2022-04-14 16:05
保护发展带范围是如何划定的?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06
在划定保护发展带范围时,主要考虑三大因素:一是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地区,二是促进武夷山历史文化精华的挖掘、继承和弘扬,三是推动环武夷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建设。具体涉及生态要素、文化要素、发展基础与潜力三大因素,生态要素主要考虑世界遗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重要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重要性)。
按照管控要求,划定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三类空间,实施差异化管控。以国家公园为核心,作为重点保护区,坚决保护好。在此之外,划定保护协调区和发展融合区,进一步扩大周边的保护范围,既为国家公园保护提供充裕的缓冲空间,提升生态涵养能力,又发挥生态优势,科学合理布局一批生态优势产业、文旅融合项目、“两山”转化试点,让产业、项目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实现组团式发展。
初步划定的环武夷山公园保护发展带范围(不含国家公园)约4252平方公里,涉及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四个县(市、区)。
-
主持人 2022-04-14 16:07
实施差异化管控,规划上是如何考虑的?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08
重点保护区是国家公园,整体沿用国家公园保护政策。
保护协调区,为国家公园红线外约1公里范围,以乡村地域为主体,参照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结合正面清单进行监管。从保护生物的“延伸缓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缓冲”角度出发,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廊道设计宽度要求,将保护区外围约1公里缓冲范围内的地区划为保护协调区。
发展融合区,为保护协调区外约4公里范围,以集中建设区域为主体,结合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管理,适度布局弹性建设空间。统筹协调外围地区适度发展文旅产业,在保护的基础上,统筹民生改善,形成国家公园与绿色产业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
主持人 2022-04-14 16:09
规划实施战略方面又有哪些构想?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10
一是推进全要素生态系统提升,筑造生态价值高地。实施差异化分区管控,明确正负面清单引导策略;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生态健康水平;强化全要素系统保护,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
二是激发优质生态文化资源价值,推进以文旅融合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助力生态富民发展;以旅游业为引擎,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是以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文化传承保护,塑造武夷山特色风貌。打造山景城乡生命共同体,构建城镇村融合发展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一批特色魅力乡村。
四是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建设高品质宜居福地。畅通内外交通联系,构建快进漫游交通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智能化水平。
五是共创协同合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创新体制机制,明晰行动计划,推进重点工程。
-
网友“黑娃” 2022-04-14 16:11
我刚才有听到您提到创新体制机制,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12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发展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来推进,所以提出构建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三大体系。一是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包括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和规划实施监督体系。二是政策法规体系,积极争取国省级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探索建立环武夷山国家公园“1+N”的政策保障体系,也就是推动一项总体层面的地方性法规和N项协同治理政策工具。三是技术标准体系,近期重点推动人文风景道、绿色交通、城镇风貌、生态旅游、酒店民宿等方面探索形成标准或导则。
-
网友“乐派” 2022-04-14 16:13
能具体谈一谈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人文风景道的建设标准吗?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14
2016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提出了“国家风景道”的概念,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技术标准。为了更好的发挥环国家公园地区自然山水与文化旅游优势,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探索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风景道标准体系。在遴选标准上,选取路侧自然景观优美、连接重要旅游目的地、临近乡村与历史文化资源的道路;在道路建设标准上,顺应自然山水特征,避免大规模拓宽与截弯取直,并通过彩色路面、生态型护栏等特色设施增强风景道的标识性;服务标准上,依托沿线城镇村庄,建立四级服务节点体系,沿路设置引导、解说、观景等服务设施;风貌控制上,自然山水段保持原貌,途径城镇村段选取本地常见植物进行绿化,并对建筑及构筑物的高度、色彩、退线距离进行控制。
-
网友“啊金” 2022-04-14 16:15
这样一项在全国开先河的国家公园周边地区规划,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做出探索示范?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16
我们认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规划重点需要处理好五组关系,从这五方面出发,也就形成了我们保护发展带规划的五大示范。第一个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第二个是处理好国家公园与环带的关系,形成国家公园内外协调的示范;第三个是处理好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形成农文旅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第四个是处理好战略思维与实施传导的关系,形成系统化工作组织的示范;第五个是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形成久久为功、品质提升的示范。
-
主持人 2022-04-14 16:17
非常感谢魏总规划师做客我们的“领导访谈”节目,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魏金俤 2022-04-14 16:18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也希望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打造成为统筹保护与发展的样本,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