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访谈
Interview
电 话:请联系邮箱
手 机:请联系邮箱
联系人:请联系邮箱
E_mail:npdamin@qq.com
地 址:南平市武夷新区
第002期:【领导访谈】创新推进‘e政务’自助服务模式
“e政务”便民服务站采用了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实行“刷脸自助办事+入驻24小时社区便利店”模式,把政务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市民通过“身份证+刷脸”,即可在自助终端机上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明、公安业务办事证明、交通违法处理和缴款等网上政务便民服务,开启了“刷脸时代”互联网政务的新模式。“e政务”是厦门市首创的便民服务新模式,因其便捷的操作、高效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深受群众的欢迎,被群众亲切称为“家门口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窗口”,并且得到了国务院、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为了让闽北百姓也能体会到“e政务”便民服务模式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更好更快地推动优秀改革经验在闽北广泛推广并落地生根,从去年9月份开始,市审改办、公安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结合我市实际,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梳理了一批企业群众需求迫切、流程简洁、操作便捷、一次性办结的高频服务事项入驻“e政务”自助终端。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e政务”便民服务终端的开发工作,实现公安局、医保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公积金中心、市场监管局、发改委等7个部门自助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并初步完成了布点工作。过一段时间,南平“e政务”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将首先在建阳区和延平区启用,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届时广大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办理政务服务。
相对于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拥挤和堵塞、办理业务效率不高、市民办理业务不便利以及网上全流程办事服务使用率偏低的问题,“e政务”便民服务终端机有以下优势:
1. 开放多元,共享互联。“e政务”便民服务模式以优化服务,方便群众为出发点,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在互联网端打造形成开放共享的自助办事平台,使“e政务”设备可以设置在任意地点,一台设备可以办理多部门、多类型业务,破解了原有政务自助机因使用部门专网而只能设置在政务大厅、多部门分头建设、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构筑起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体系,实现政务服务“随处能办”“一站通办”。
2. 智能便捷,操作简单。为破解网上实名认证难、证照材料网上无法开具、有些业务必须本人持身份证现场办理等问题,“e政务”将“刷脸”技术应用于政务自助服务终端,以“刷证+刷脸”的方式,实现个人身份秒级识别、快速登录,让网上办事彻底摆脱繁琐的注册登录和记忆账号密码困扰,既简化了办事流程,又提高了权威性、安全性。此外,运用信息化手段,穿透业务流程,借助摄像头、高拍仪等设备,轻松完成人像采集、材料上传操作,便于群众本人自助办理相关业务,办事流程极其简便。
3. 深入社区,贴近群众。南平“e政务”便民服务模式致力于打造南平特色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因此站点部署在人流密集的社区服务中心、商场超市、政务窗口、银行网点、医院,可以消除群众的陌生感和隔阂感,让办事群众更愿意去接近、去尝试。每一名经过或者进入社区、商超、便利店、银行、医院内的群众都有机会接触了解到相关便民服务内容,再加上店员、引导员、志愿者们持续性的线下宣传推广,让“e政务”便民服务站的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不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商超店员、志愿者经过培训后,可以为操作不熟练的办事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并提供一些简单的政策咨询答复和自助终端设备运维工作,使办事群众既能够享受到“键对键”服务的方便与快捷,又能够感受到“面对面”服务的亲切与周到。根据入驻事项的应用场景和企业、群众的切身需求,按照一定的环境、电力、网络、安全等要求,我们选择人流密集的社区服务中心、便利店、商场超市、政务窗口、银行网点、医院,部署多功能自助终端。市民可以手机搜索“南平e政务”微信小程序,其中可以查询南平“e政务”自助终端机在全市的站点分布情况,并且可以导航至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站点。除了可以查询自助终端机的站点,“南平e政务”微信小程序还提供了服务内容查询功能,市民可以在小程序上查询自己需要查询或者办理的业务是否可以在终端机上完成查询或者办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