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保障了城市安全。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有效提升内涝治理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内涝积水点已全面消除,内涝防治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近50%市政雨水管渠海绵达标,比例全国靠前。
二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得到全面保护,打造蓝绿灰融合的绿色生态海绵城市。中心城区13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在地表III类水以上,河湖水质进一步改善,河湖岸线整体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良好观感。
三是提升了宜居品质。老城关片区、赤岸片区等一批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口袋公园、串联绿道、花化彩化项目动工建设,结合实施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同步带动三公配套完善、立面杆线规整、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等民心工程落实落地,并通过实施全域空间管控提升景城融合品位,也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与此同时,我们结合举办省运会契机,在武夷新区重点打造了诸如云谷水系、瑞玺苑、市委党校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样板项目,在建阳区重点打造了体育中心、建平大道以及9大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等海绵城市样板项。今年3月我市荣获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2021年度城市典范奖。目前已有22个海绵示范项目建设完工,累计完成海绵投资12.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