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闽门户

领导访谈

Interview

电 话:请联系邮箱

手 机:请联系邮箱

联系人:请联系邮箱

E_mail:npdamin@qq.com

地 址:南平市武夷新区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领导访谈 > 2021年 >

2021年

第12期:【领导访谈】河长制、河长治

发布时间:2021/06/08 丨 文章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网站 丨 浏览次数:

 
 
访谈时间 :  2021-06-08 16:00 
访谈嘉宾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访谈背景 :
 
2021年6月8日(星期二)下午16:00南平市水利局接受“中国南平”网站专访,就“河长制、河长治”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欢迎网民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 主持人 2021-06-08 16:00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领导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陈凡。今天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了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做客中国南平网,他将就“河长制、河长治”这一主题和大家进行在线的交流。欢迎您,张局长。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2021-06-08 16:0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 主持人 2021-06-08 16:02
        我们经常听到河长制,那到底什么是河(湖)长制?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2021-06-08 16:03
        “河(湖)长制”是指在相应水域设立河湖长,由其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水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机制。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的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 。3月1日《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出台,3月3日我市制定下发《南平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实施方案》,正式拉开“河长制”全面推进的序幕。2018年1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并要求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基础上,在湖泊实施湖长制。2018年9月1日,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9月底前全面实施湖长制,实现湖长制与河长制的有机衔接、无缝融合。2019年9月颁布《福建省河长制规定》,11月1日开始实施,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河长制工作有法可依。

  • 主持人 2021-06-08 16:06
        “河(湖)长制”工作有什么任务?主要达到什么目的?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2021-06-08 16:07
        六大任务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
        主要目标就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建设“幸福河湖”。
  • 主持人 2021-06-08 16:09
        南平市河(湖)长制管理架构是怎么样的?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2021-06-08 16:10
        2017年3月,我市全面实施河长制,成立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任市级河长,构建完善“四级河长+河务专员+检察院驻河长办联络室+法院驻河长办工作室+河道警长+河道专管员”全覆盖的组织架构。同时,成立办事机构河长制办公室,设立在水利局,由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17个河长制成员单位组成。2018年9月,我市全面落实推行湖长制,将全市水库、山塘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全市现有各级河湖长2332名、河务专员225名、河道警长274名、村级河道专管员1547名。市县两级检察院、法院派驻河湖长办联络室共22个。设立14个市级企业河长,40名社会监督员,组建志愿者协会、巾帼护河队、河小禹、“百姓河长工作站”等护河社会团体29个。
  • 网友“陈年老茶” 2021-06-08 16:12
        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我市全流域水生态环境,取得了哪些成效?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2021-06-08 16:13

        2017年来,我市坚持“盆”与“水”共治,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目标,实施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乡污水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清河行动、河湖“四乱”整治、非法采砂整治等六大整治行动,切实提升水生态环境。
        一是开展畜禽污染治理行动。过去,我市500多万头生猪存栏采用原始的水冲式的养殖模式,严重污染流域水质。2016年底延平区30条小流域中有20条水质为劣Ⅴ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拆、转、治、清、管、查”六个方面对症下药治畜污,4个月内拆除生猪养殖场11445家,削减生猪402万头,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创下我省畜禽污染集中整治时间最短、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战绩,得到时任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此外,加强水产养殖监管治理,整治水口库区网箱养殖面积12.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闽江流域整治任务。同时,持续推进102家鳗鱼养殖企业有序整改达标。
        二是开展城乡污水治理行动。2017年以来,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投资17.89亿元实施污水治理项目252个。排查入河排污口1103个并分类整治。在主要河流设置51个考核评价断面、82个小流域监测断面、105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点,加密检测频次并强化管控。城市污水治理方面:新建改造市县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管网476.72公里,市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69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6万吨/日。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方面:2017年以来,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攻坚战,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削减3.0%以上,2020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62%以上。农村污水治理方面:10县(市、区)均有污水处理厂;实施35个村庄集中污水治理设施项目,改造提升155个村庄治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3.76%。工业污水治理方面:16个工业集聚区建立了水环境管理档案,实现“一园一档”;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实现联网。
        三是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行动。持续推进闽江流域综合整治,投资3.2亿元完成279.64公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实施36个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全面消灭劣Ⅴ水体。2018年投入1800万元完成延平区安丰溪黑臭水体治理。完成78座老旧水电站退出和766座水电站生态改造并安装生态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且全部联网,有效解决河道断流问题。
        四是开展全域“清河行动”。 2017年以来,统计出动执法装备1200余车次、人员5000多人次,清除弃土弃渣10.96万立方米、违建项目77处,打捞河漂垃圾20多万立方米;尤其2018年以来,采取“集中整治+长效管理”办法治理水葫芦,由各县(市、区)分工负责,在二、三级河道60座电站组建40支长效保洁队伍,先后共清理787处、2800多亩,基本解决水葫芦污染问题。确保“河畅、水清”。
        五是开展河湖“四乱”整治行动。大力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四乱”问题,几年来我市强力整治河湖“四乱”问题365个,拆除涉水违建别墅7宗。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有效维护了水生态环境,逐步实现“岸绿、景美”。
        六是开展非法采砂整治行动。严格执行《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按照省水利厅“严格执行逐年减量、强化管控管理措施”的总体要求,采砂许可证发放逐年下降,10个县(市、区)逐步禁采,2016年全市发放采砂许可证181本、开采量105.4万方,至2020年底缩减为25本、45万方,今年实行全域禁采。同时,将河道非法采砂纳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全市关停(取缔)非法采砂点437个,行政处罚案件221件,切割采砂船及采砂设备130件,处罚649.76万元,打掉涉及水利行业黑社会1个,恶势力集团2个、团伙1个,刑事拘留75人,打掉“保护伞”9人。
        经过几年的集中治理,有力打击,我市河道环境明显提升,流域水质连年保持Ш类水100%,Ⅱ类水质比例为96.3%,全国领先。2020年福建省评选22条非常健康河流,我市7条河流入选,黄柏溪连续2年获得第一名。

  • 网友“寂寞耕耘” 2021-06-08 16:17
        我市在河长制工作中大胆探索,创新了有效的机制和做法,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
  • 南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华 2021-06-08 16:18
        2017年以来,我市在河长制工作中大胆探索创新,扎实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
        一是出台《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加强立法保障。2019年1月1日,我市人大率先出台《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在国内地级市属首创。规定城乡河道岸线外侧宽度不少于50米、其他河段不少于100米区域作为河岸生态地保护范围。并将河岸生态地保护纳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2019年以来,我市严格执行落实《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市人大专门组织执法检查,深入推进河岸生态地保护执法规范化、精细化,促进《规定》落地见效。
        二是创新生态巡查机制。在顺昌县试点的基础上全市推广,以各县(市、区)为实施主体,购买第三方社会服务,组建专职巡查队伍,有效解决巡查过程中“不会查、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推动“服务社会化、队伍职业化、巡查智能化、问效常态化”,也进一步提升了河长制工作水平。得到时任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截至日前,全市通过生态巡查共受理问题约13.6万件,处理率达98 %以上。2019年,该创新做法入选全省机制创新案例,2020年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50典型案例”。福建省人大到我市实地调研后,有关内容写入《福建省河长制规定》,成为法规。
        三是创新推进水美经济发展。2016年,我市在全国首创提出了“水美城市”和“水美经济”概念,确定“水安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的总思路,实施了12个总投资300.45亿元的水美城市项目,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22.19亿元。水美城市建设,不仅优化了环境、改善了民生,增强了城市和乡村的吸引力,实现了土地增值。引进了农夫山泉、中石油等8家水资源开发项目,打造了14个重点水域旅游项目,12个“水”景区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2020年8月,水利部水规总院以南平为样本的《水美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发布,为全国推进水美城市建设提供依据与支撑。
        2020年,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将“水美城市”向“水美乡村”延伸。谋划实施投资70亿元的南平市河道清淤疏浚整治与水美乡村项目,重点打造66条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和274个水美乡村。同时运用生态银行理念,和中国水权交易中心开展合作,开展光泽县水生态银行试点,探索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光泽“水美经济”被列入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今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对标《福建省河长制规定》《福建省河长制工作要点》《福建省河长制工作管理规范》,统筹推进安全保障、污染防控、生态修复、保护开发等工作,持续深入高效推进闽江流域综合治理、健康河湖创建、助推水美经济等工作,切实实现“河长治”。
  • 主持人 2021-06-08 16:21
        好的。非常感谢张局长做客我们领导访谈节目,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网站首页 | 领导访谈| 工美大师| 武夷工匠| 互动交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